大美涇縣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日期:2017/6/24
涇縣位于安徽東南部,2059平方公里的土地養育著36萬勤勞、純樸的人民。全縣轄9鎮2鄉。她南依黃山,西臨九華山,襟抱太平湖,境內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森林覆蓋率達63.5%以上。 涇縣是革命老區。涇縣是一片紅色的土地,1938年8月至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東南局等重要機構就駐扎在涇縣云嶺地區,葉挺、項英、陳毅、曾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在這里領導和指揮著新四軍將士英勇抗日,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成為當年與延安遙相呼應的南方革命圣地。令人痛惜的是1941年1月7日頑固的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1990年初,為紀念皖南事變新四軍將士殉難50周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涇縣水西山南麓修建了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如今,包括新四軍軍部司令部、中共中央東南局等十處舊址在內的新四軍軍部舊址建筑群、皖南事變激戰地、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王稼祥故居等已成為人們憑吊革命先烈、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2007年入選中國紅色旅游十大景區的云嶺軍部舊址紀念館現已免費向公眾開放。涇縣, 這片紅色的土地是你追尋英烈足跡,緬懷革命先烈永遠的精神家園。 涇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涇縣這一片沃土養育了許許多多的文化藝術名人。藝術大師吳作人、文學家吳組緗、書法家吳玉如并稱“涇川三吳”,清代書法理論家包世臣就出生于涇縣包合,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外交家王稼祥就誕生在涇縣厚岸,當代著名音樂家朱踐耳、著名演員朱世慧祖籍涇縣黃田。 此外,涇縣物產豐富,不僅有宣紙、宣筆,而且是著名綠茶“汀溪蘭香”、“涌溪火青”生產地,涇縣琴溪所產的“琴魚”宋代就是貢品,榔橋木梳、章渡醬菜、云嶺方片糕等已成為游客爭相購買的上佳禮品和旅游紀念物。
涇縣是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文化大縣。涇縣建置久遠,迄今已有兩千余年,素有“漢家舊縣,江左名區”之美稱。這里有因詩仙李白千古絕唱《贈汪倫》而名揚天下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桃花潭,也有被譽為“中華寫生第一村”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查濟古民居;有傳說唐宣宗李忱隱居多年的寶勝禪寺,也有聞名遐邇的水西雙塔(大觀塔和小方塔);有黃田的“洋船屋”,也有西陽的花戲樓;有明、清時期商賈云集的水陸重鎮赤灘老街,也有被稱為“江南千條腿”的章渡“吊腳樓”。
涇縣古村落
涇縣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和宣筆的發祥地,“文房四寶”涇縣有兩寶。2001年5月21日,原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在宣紙集團視察時曾親筆題詞:“傳承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文明”。2008年古法宣紙制作技藝精彩亮相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彰顯宣紙文化獨特的魅力。宣筆是我國三大名筆之一,涇縣宣筆廠生產的“三兔”牌宣筆曾獲“國之寶”等榮譽稱號。如今中國宣紙集團和涇縣宣筆廠已經成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全過程展示宣紙生產制作流程的中國宣紙文化園正以其獨特性、趣味性、知識性、體驗性等特點而成為涇縣旅游的新亮點。
涇縣山水
涇縣是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最佳居住地之一。山清水秀的涇縣森林覆蓋率達68。5%,是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縣。青弋江,這條長江下游最大的支流哺育了涇縣這片綠色的土地,她起源于黃山北麓,宛如一條飄動的綢帶在萬山叢中左右瀠回,沿途風光無限,四季景色宜人。江南的嫵媚氣質,青弋江的靈氣造就了涇縣眾多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文景致。這里有山環水繞、碧波萬頃的太平湖;有浪漫溫馨、百轉千回的江南第一漂;有《渡江偵察記》、《月亮灣的笑聲》等多部優秀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地-月亮灣;還有一望無垠、濤聲陣陣的蔡村竹海;更有“中亞熱帶東北部最后一塊綠色凈土”的汀溪萬畝原始森林。如今,集青山綠水、林海茶園、奇花異樹、怪石深潭于一體的水墨汀溪風景區已成為全國各地游客節假日爭相前往的旅游度假勝地。涇縣山高林密,溪流縱橫,皖風徽韻,如詩如畫的景致是都市人遠離喧囂、親近自然和旅游休閑的理想之所。
上一篇:去農家樂你最關心的是什么?